12月19日晚,Facebook承認,Facebook允許微軟、亞馬遜、奈飛、Spotify等在內的150家公司可訪問用戶的個人信息
上海史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包括查閱好友聯系方式,閱讀私信等,但否認事先未經用戶許可。這也是該公司今年內第四起數據丑聞事件。此外,美國華盛頓特區(qū)司法部長就劍橋分析公司丑聞起訴Facebook。
《紐約時報》今日早些發(fā)表文章稱,據一些內部文檔和采訪記錄顯示,多年來Facebook向全球150多家大企業(yè)提供其用戶個人數據,所涉及內容遠比Facebook之前披露的要多。
周三美股收盤,Facebook股價大跌7.25%,報133.24美元。
Facebook再曝數據共享丑聞
根據Facebook的說法,他們的數據分享行為并未侵犯用戶隱私,也沒有違反公司在2011年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達成的隱私和解協議。當時的協議規(guī)定,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Facebook不得分享用戶信息。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局前局長David Vladeck表示,這只是讓第三方在用戶不被告知或不同意的情況下獲取數據:
我不明白這種未經授權的數據收集怎么會在同意法令下被證明是合理的。
Facebook 的早期投資者Roger McNamee則認為,在沒有征得用戶事先同意的情況下,任何參與數據共享合作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
在 Facebook 改變商業(yè)模式之前,所有人都不應該相信它。
《紐約時報》指出,個人數據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最珍貴的商品,一些強大的公司以此進行大規(guī)模的交易。
今年3月,Facebook曝出史上最大數據泄露事件,涉事的劍橋數據分析機構與特朗普的通俄門調查有關。劍橋分析被指,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利用在Facebook上獲得的5000萬用戶的個人資料數據,來創(chuàng)建檔案、并在2016總統大選期間針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宣傳。
9月,Facebook再度被爆,由于安全系統的漏洞導致該公司網站受到黑客攻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推出國家域名云解析服務,可能導致近5000萬用戶信息的泄露,后將受影響用戶數量降至3000萬。Facebook表示,在這3000萬用戶中,有1400萬人用戶的敏感信息被黑客獲取。這些信息包括姓名、聯系信息以及搜索記錄、登陸位置等敏感信息。
12月14日,Facebook公司又宣布,由于一個軟件漏洞,可能導致6800萬用戶的私人照片遭泄露。約1500個應用程序,在9月13日到25日的12天內
企業(yè)網站建設,獲得了用戶私人照片的訪問權。
,